人體對熱量的使用
人是雙引擎的熱量系統,一種能量來自於醣類,一種能量來自於脂類。
我們會發現三大巨量營養素中,蛋白質不是主要的熱量來源,因為需要經過糖質新生的過程才會轉化成為能量,所以蛋白質對我們的體重影響是非常有限的,所有的蛋白質經過消化,會變成胺基酸,再由糖質新生轉化成醣類,當我們醣類過多時,再從醣類脂質新生成脂肪,中間的損耗就會非常大。
醣類
優勢:使用快、吸收效率高、便宜
缺點:身體可以容納的庫存有限,當身體無法正常代謝醣類的的時候,就是生病了,比如第二型糖尿病,就是身體無法正常的代謝血糖而產生的疾病。
驗證方式:血中血糖濃度
酮類
優點:單位熱量高,在身體的儲存量幾乎是無限的,型式就是你身上的脂肪,酮體就是脂肪代謝後的產物,酮體的優勢是能量高、庫存幾乎無限。
缺點:效率比較慢,不像醣類反應那麼迅速。
驗證方式:血中血酮濃度
身體對能量的調控
身體對能量的調控,主要有二個管道,一個是糖質新生,一個是脂質新生。
血糖水平過低,我們的糖質新生就會多一點,血糖過高,我們的脂質新生就會多一點,其中調控糖質新生生或是脂質新生的關鍵荷爾蒙是胰島素。
生酮作用
生酮作用就是脂肪轉化為能量的一種作用方式,身體無時不刻同時在使用血糖與血酮,只是比例差異,減重的時候,我們會希望身體盡量使用酮體的原因很簡單,身體儲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,脂肪代謝出酮體,就表示我們可以降低身上的脂肪量。
我們把身體使用脂肪的過程,稱之為“生酮作用”。
生酮作用會經由身體代謝出酮體,或是經由糖質新生轉化成醣類,所以是非常重要的能量轉換機制。
血糖血酮都不是愈高愈好
無論是血糖或血酮,過高都是不好的,比較明確的就是血糖過高是糖尿病,而太高的血酮也不是件好事。
以一般健康人而言空腹八小時血糖值在100MG/DL(5.5MMOL/MG)。
血酮在沒有運動的情況下,只要超過0.5MMOL即可,目前沒有醫學上共識多高算是高,但就減重來講,只要範圍超過0.5MMOL,不要高於3MMOL就可以了。
有運動的人,會消耗比較多的碳水化合物,但相對的會提高糖質新生,所以血糖可能反而較僅飲食控制時高(但一樣要在標準範圍內),而明顯的血酮會明顯較低,甚至無法超過0.5MMOL。
這不是你身體沒有進行生酮作用,血糖、血酮都是能量,是會被消耗掉的,對不同飲食與生活型態,糖質新生的“原料”也會有所不同。
低脂、低碳水、低碳蛋白(俗稱節食餐),即便靠各種營養補充品補充營養,讓營養充足,身體依然會認為處於惡劣的環境,為了增加你生存的時間,會盡量降低新陳代謝、拋棄多餘的耗能組織,比如肌肉就屬於高耗能組織,所以糖質新生的原料就會偏向胺基酸(肌肉的原料),所以你減掉的重量,有一部份會是非常寶貴的肌肉,相當於在為之後的復胖做準備,因為減少了肌肉等於減少了身體每天的熱量消耗。
高脂、低碳、適量蛋白質,身體不會認為你在惡劣的環境,基本上身體都處於正常的運作,糖質新生的主要原料就是脂肪。
所以高脂低碳,相較於節食餐,更能保護你的肌肉不流失。
生酮作用不等於生酮飲食
生酮飲食風行一時,主要就是靠飲食來強迫身體進入生酮作用,產生所謂的酮體,生酮作用到底是好是壞呢?
生酮作用就是一系列身體提取脂肪為能量的身體措施,通常我們會以血中酮體的濃度來判斷生酮作用的程度,那一般人到底會不會生酮作用?
先以生酮飲食為標準的話,血酮值0.5MMOL/MG 以上,才算進入酮態,一般人會不會有酮體?其實只要你一二餐沒吃,血酮值就有可能到達0.4MMOL/MG,而0.5MMOL/MG是一個門檻,沒有特別的控制,或處於比較極端的環境,就比較難進入酮態。
我們幾乎可以把生酮作用與分解脂肪畫上等號,因為酮就是脂肪分解的副產品,因為分解脂肪而產生的能量,而只要你需要減重,就一定會有生酮作用的參予。
而要讓身體盡量的進行生酮作用,使用脂肪,需要的就是減少醣類能量在身體裡的庫存量。
血糖與血酮就像蹺蹺板,身體會優先使用血糖,當血糖降低到一定的程度,身體就會進入生酮作用分解脂肪,血酮就會升高。
當你有運動的習慣,醣類由於在身體的庫存有限,各種運動都會很有效的消耗掉醣類,身體會進行更多的醣質新生,所以即便你嚴格的控制碳水攝取量,身體一樣會保持一定的血糖,而依照你的環境不同,這個糖質新生的原料是油脂還是胺基酸,就變成我們很重視的問題。
所以不管你是生酮飲食、碳水循環飲食、或是任何一種“減重飲食”,一定會跟醣類攝取量有關。
而另一重點是,你的飲食內容與生活作息、運動,都會決定身體糖質新生時,是偏向油脂還是胺基酸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