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特定營養不良常見症狀
# 新頁面
# 特定營養不良常見症狀
 | [](https://book.wydiet.com/uploads/images/gallery/2021-08/image-1627819842391.png) |
由於低碳飲食的特點,人體留不住水份,有許多微量元素會隨著水份排出,而低碳也造成了食材的限制,因此容易偏食,營養更容易不全面,就像是許多人很堅持不吃內臟類一樣,內臟幾乎含蓋了我們所有需要的營養,微量元素的流失,可能造成電解質失調,或是我們因為偏食造成的營養不均。
通常人體的營養要缺失到一定的程度,才會開始發生某些不適,所以很多單一症狀,後面可能有很多很多種原因,我們現在列的只是控碳時期容易發生的體現症狀。
接下來我們先依照常出現的症狀,來看我們可能缺乏哪些微量元素或營養。
這些症狀,首先都是建立在:
蛋白質充足
不避油
每日碳水攝取量有達標
從這些症狀,我們可以分析出一個部份,我們的鈉、碘可以來自於加碘鹽,但是鎂、鋅、生物素、鉀?
其實只要是動物肝臟,幾乎都含有鎂、鋅、生物素、鉀,而且含量都不少。
這個數據來自食衛署的食品營養資料庫,每日建議攝取以我國國家建議攝取,沒有定義的部份(鉀)以美國建議為基礎。
但是發現了嗎?就連原型食材,都需要吃到二三百克以上,才能滿足某一個營養要求,這就是為什麼市面上有那麼多補充品的存在了。
而白飯營養價值就變成最低的了
# 為什麼高碳沒有這些問題?
第一個是碳水化合物會抓水,微量物質比較不容易流失。
其實不是沒有,而是我們高碳飲食會很直接的增加胃口,質不夠拿量來補,但同時對就造成我們的熱量過高、血糖過高而己。
因為長時間的飲食習慣,造成你的假像,因為你習慣了,所以你自然而然的就忽略了。
知道營養對我們的差異後,接下來我們要知道生活作息對我們的影響。
# 便泌
碳水化合物份量大、營養少,表示它的廢棄物也是多的要命,身體不消化,當然就要排出去,當我們控制碳水化合物時,尤其是女性最常發生的就是便泌。
蛋白質、油脂,本身都沒什麼廢棄物,幾乎都可以被人體吸收,所以我們理所當然的會減少上大號的次數,減少次數與便泌不能劃上等號,但有些人是真便泌。
以筆者為例,五至十天上一次大號是很正常的事情,但不是便泌,單純是廢棄物過少。
真便泌分二種
### **高纖便泌**
主要就是纖維過多,廢棄物不夠所造成的壓力不足,在排洩次數減少的清況下,維纖在小腸中被抽乾了水份,質地變的很硬,難以排出。
解決方式:
增加益生菌:益生菌可以幫助消化,但怎麼幫助?就是把我們把不能消化的吃掉,所以我們又把這些不能消化的纖維稱為益生質,是益生菌的主要飼料之一。
比如多吃一點發酵類的食物,補充益生菌營養品,都是一種方式。
這裡要注意的是“酵素”與“益生菌”是二種不同的產品,發酵類食物通常包含這二種,但可惜的是當中的益生菌容易被胃酸消減。
#### **酵素**
不是吃了會拉的酵素是好產品,而是許多酵素當中會添加番潟葉之類的成份,它的功能就是潟藥,酵素本身最重要的功能是食物還在胃裡的時候幫助消化,所以算是一次性產品,通常我們不會常常使用。
#### **益生菌**
益生菌是經過胃消化到腸道後,幫助我們消化胃無法消化的東西,比如纖維,所以可以軟化殘渣,達成容易排出的目地。
### **廢棄物過少**
蛋白質、油脂本身都沒什麼廢棄物,我們每日攝取的碳水也有限,所以腸胃沒有足夠的壓力把廢棄物排出,也就變成要好幾天才上一次廁所。
解決方式:
增加廢棄物的體積,比如奇亞籽、洋車前子之類的食材,因為這些食材可以抓住大量的水份,增加體積,相對的就變成我們需要的功能了。
# 失眠、恐慌症
### **血中能量過高**
如果碳水每日限制量控制的不好,胰島素過低,身體的生酮作用就會釋放出更多的油脂,在正常的情況下,你的精神會變好,思維會更清淅,睡眠時間縮短,但大部份的時候是舒適的,雖然睡眠時間縮短,精神精狀態依然良好,但如果過量的時候,我們稱為血中能量過高,這時就變成疲乏、無力。
### **腎上腺及皮質醇過高**
當你控碳愈嚴格,腎上腺素的作用愈大,因為糖質新生主要的受控荷爾蒙就是腎上腺,而更進一步的是皮質醇,這二個荷爾蒙又稱為壓力荷爾蒙。
二個荷爾蒙日常就會分泌,高峰起都是晨起的時候,來讓我們盡量保持清醒。
問題是,當我們要睡覺的時候,這二種荷爾蒙如果還在高位呢?
就會造成令人不適的失眠,而睡眠品質下降,相對你日常生活就會感到疲乏、無力。
通常我們比較不擔心腎上腺素,因為它會跟我們的胰島素互相平衡,在我們有基本碳水量的時候,不會太過誇張,但是皮質醇就跟你的工作或運動內容有關了。
當你一直在長時間高壓時,皮質醇就會分泌的愈來愈多,通常發生在工作或人際壓力上,而在控製碳水相關的飲食,就可能因為你對碳水攝取產生過大的排拆,甚至吃了一口碳水就想跑去吐出來。
另一種狀況就是有氧運動,長時間高反覆的有氧運動會增加腎上腺素與皮質醇的分泌。
而恐慌症通常也會伴隨在這裡出現,我們的碳水量減少,血清素自然減少分泌,血清素掌也是褪黑激素的重要成份之一,這容易讓你覺得疲勞、疼痛、睡嚴障礙等等
解決方式:
增加碳水量,減少生酮作用。
增加重訓運動量,消耗多餘的能量。
減少有氧運動量,避免腎上素與皮質醇的過量分泌。
血清素:睡前另外食用20~50克的莓果類,比如藍莓,通常可以有效改善。
# 落髮、白髮
落髮通常我們要先看四點
1. 是否禁碳過於嚴格?
2. 蛋白質是否攝取充足?
3. 碘、鋅、硒是否攝取充足?
4. 生物素是否攝取充足?`
通常落髮、白髮與甲狀腺和肝有關,充足的營養,才能讓身體各種機制正常的運作。
如果第1,2點是過關的,接下來我們要關心的就是營養素,碘主要是甲狀腺,而鋅與硒就參予了太多身體的機能,其實包含了甲狀腺、肝、腎。
生物素又稱為維他命B7,也叫維生素H、輔酶R等,是代謝脂肪及蛋白質不可缺的的成份,所以缺乏生物素也會容易白髮、落髮。
主要來源:
1. 碘可由含碘鹽攝取
2. 鋅可由海鮮類尤其是蚌殼類中攝取,動物內臟。
3. 硒:大多在海鮮、內臟。
4. 生物素:動物內臟、植物種子
# 月事不順
請參考(重要的荷爾蒙-女性特別要注意的荷爾蒙)
黃體素又叫黃體酮,是避孕藥的主要成份之一,有多少女性用避孕藥來調整經期呢?
一般來講,控碳由於身體對外在環境的改變,可能有一到三個月的適應期,接著應該就要回歸正常。
就像是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,就像有些人經血多,有些人經血少,有些人會痛,有些人會悶。
所以有許多人在控碳時期,反而月事愈來愈順,但相對的也就有另一批人,甚至面臨停經的問題。
人體為了穩定運作,有許多不同的機制,而這些機制是靠荷爾蒙去做微調,有些人本來是黃體酮過多,壓制了雌激素,有些人則是反過來,黃體酮過低。
避孕藥的主成份,是黃體酮,所以不孕患者生酮後,反而受孕,表示黃體酮有分泌在身體中形成了一個平衡,但原本黃體酮不足的人呢?
當你禁碳太過嚴格,黃體酮也會被搶去當生酮作用的原料,這時候我們在學術上稱為“雌激素佔優勢”,就可能導至經期不規律、不順等,但很多人也可能是黃體酮過多,經過控碳的手段,反而月事會正常。
黃體素(酮)是避孕藥的主要材料,其實很多不孕患者,本來連人工受孕都無法順利受孕,經過幾個月的生酮飲食,反而自然受孕了。
雌激素或黃體素(酮),都是女性維持正常生殖系統的重要荷爾蒙,過多、過少都不好,這是女性執行者要注意的事情,通常月事前後,可以放寬自己的碳水限制量,避免黃體酮被搶去做酮體的材料,比如達到100克左右,這是低碳飲食的範圍,等月事過後,再把每日碳水限制量限制到30~40克左右。
而如何更平衡的執行,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,就像是有些女性執行生酮,月事正常了,但偏偏就有一些發生斷經,所以一定要仔細觀察自己的身體。
先給自己大約三個月的時間觀察,看自己的飲食是否達到平衡。
# 皮疹
皮疹現在已知的有二種可能,一種是脂肪代謝過快,相對的之前在脂肪細胞的毒素跟著被釋放,這是一種排毒現像。
另一種可能是膽汁不足沒辦法把你吃下的脂肪充份的消化。
說來二種說法最終都是指向脂肪的運用,所以發生的時候,首先降低油脂的攝取量(是降低,而不是不吃,比如五花肉換成梅花肉),次之是在提高一點碳水,減緩脂肪釋出的速度。
第三種就是撐過去,不過這到底要撐多久,不好講,有這種症狀的人,一星期到半年都有,長在手、臉、背都有可能。
# 口臭
口臭有二種,如果你的口臭有點像臭酸的味道,那你聞到的可能是酮體的味道,稍微在增加碳水即可。
另一種是因為偏食,你胃腸裡的益生菌被你養死了,腸道的菌種數量基本上是有限的,當壞菌佔優勢,口氣自然不好,這時候補充益生菌讓好菌去跟壞菌搶地盤,就可以有效改善。
如果是腸道菌叢的問題,可以用一個方式來加速,台灣有銷售一種叫做“征露丸”,其作用其實就是不管好壞,把腸道裡的細菌全消減,靠的是主要成份“木餾油”,然後隔天在開始補充益生菌,讓好菌減少競爭對像,口臭自然而然就會好夠。